常见问题

面对互联网+潮流传统企业如何应对

发布时间:2015-11-06 13:10:14

互联网+是近年备受关注的科技风潮,从数学公式上理解,其实它的语义是不完整的,我们换一种容易理解的形式——互联网+x,相信大家能一眼看清楚它所要表达的含义。这里借用了数学中常见的变量x,用来指代现代社会中的传统行业,公式含义一目了然,运用互联网技术与传统行业融合,创造人群内新的协作模式、打造新的商业模式,革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,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。一个词能很准确的描述这种状态,那就是“颠覆”。

回想互联网兴起以前的岁月,人群内的协作模式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,而是有着以下演变轨迹,首先是自然进化所遗留下来的原始协作模式,就像狼群在狼王的带领下群体狩猎行为,引导着蒙昧状态的人类族群奔着文明的曙光而去。紧接着是原始氏族社会中人类在公有制前提下的协作劳动,延续着尚处于襁褓中的人类文明。在私有制出现后,东西方文明由于地缘关系发生了分野,东方出现了以古中国为代表的农耕文明,西方出现了以古希腊为代表的商业文明,两者的生产协作模式截然不同,东方重农抑商、自给自足,忌背井离乡、四处冒险;而西方则刚好相反,信奉等价交换,崇尚自由和冒险。但此时的人们任以家庭为生产协作的基本单位,直到机器大工业的轰然问世,人们开始打破家庭和地域的界限,在生产流水线上进行分工明确细化的大规模协作,人类也由此开始触及现代文明,我们有个词对应着这场变革,叫做工业革命。

当今之世,我们正处在与前世相似的深刻变革之中,我们也有个词对应,叫信息革命,互联网+其实就是一场信息革命,要打破旧有的生产关系、协作模式的条条框框,触及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,也因此影响和改造着社会中的每一个人。从此可看到大势,传统企业要面对的变革始终要来,时间早晚而已,与其抗拒躲避,不如改造自身,努力适应。

鲁迅先生说,这世上本来没有路,走的人多了,也便成了路。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,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、英特网的发展、智能手机的普及、移动互联网的发展,一些有识之士也在不断总结信息革命过程中的文明成果,形成理论、概念,也可称之为热词,经过去芜存菁,不断累计下来,更新到人类知识库中,成为了人类文明的基石。而这些概念、热词,是我们在这场变革的浪潮和迷雾中所能找到最具标志性的指示牌。

热词一:跨界融合

顾名思义,原来不是干这行的,现在要干这行的事情了,这其中有互联网人携技术优势跨界挑战其他行业,也有其他传统行业的勇敢汇入互联网大军中来。今天我们生活中经常使用到的互联网产品,比如支付宝、滴滴出行等等,都是跨界融合的产物。跨界融合的关键在于分析原有市场环境下用户的痛点,通过新思维、新技术、新流程来替代原来行业中旧的环节,解决用户对产品、服务中信息传递困难和信息不对称问题,让一切变得简单、便捷、一目了然。

热词二:互联网思维

用户至上,在互联网经济中,只要用你的产品或服务,那就是上帝!很多东西不仅不要钱,还把质量做得特别好,甚至倒贴钱欢迎人们去用。

体验为王,只有把一个东西做到极致,超出预期才叫体验。比如有人递过一个矿泉水瓶子,我一喝原来是50度的茅台。这就超出我的体验。

免费的商业模式,硬件也正在步入免费的时代。硬件以成本价出售,零利润,然后依靠增值服务去赚钱。电视、盒子、手表等互联网硬件虽然不挣钱,通过广告、电子商务、增值服务等方式来挣钱。

颠覆式创新,你要把东西做得便宜,甚至免费;把东西做得特简单,就能打动人心,超出预期的体验上的呼应,就能赢得用户,就为你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
热词三:开源思想

开源思想是程序员群体首先提出来的,目的是希望在程序员间自由分享代码,自由协作,共同推进庞大的软件项目开发过程。如果你有一个苹果,把它分享给别人,你就会失去这个苹果;而与实物分享不同,一个人的思想分享给别人,可以开拓别人的思想,同时自己不会有什么损失,是双赢结局。正是基于这一点,开源软件开发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态势。在众多的开源软件系统中,最有名的莫过于Linux操作系统了,这是现今为数不多能与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分庭抗礼的开源操作系统。来自全世界的无数程序员参与了Linux的修改、编写工作,程序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灵感对其进行改变,这让Linux吸收了无数程序员的精华,不断壮大。

热词四:扁平化组织

大家可能经常会诟病政府办事效率低下,拖沓、推脱现象屡见不鲜,这其实都是大组织层级太多惹的祸。组织层级太多,分支就会越来越庞大,处于中间的层级就越来越多,这有什么坏处呢?首先是顶层战略意图无法准确传达给基层,经过太多的中间层会造成信息失真;其次是基层所面临的问题需要决策的,往往需要层层上报,这样会耽误时间,贻误战机;再次,组织越大,横向部门越多,各个分支之间联系就越松散,处理问题难免互相推诿,内耗严重。扁平化组织就是要解决这样的问题,要让听得见炮声的一线员工参与并做主要决策,减少中间层信息传递路径,增强组织内部凝聚力和协调性,提高组织处事灵活性,提升组织竞争力。

热词五:粉丝经济

粉丝即Fans的音译词,意思是对某种东西着迷的人。其实粉丝经济在互联网出现前早已存在,最熟悉的就是电视广告了,影视明星代言某类产品,喜欢明星的追星族们就会对该产品趋之若鹜。互联网时代粉丝经济模式尤其突出,网上人人都有话语权,草根阶层只要经营得当,一样有众多忠实粉丝誓死相随,振臂一呼,群情激愤,头脑一热,买了就买了。

热词六:人格价值

人格指的是人的性格或人的社会功能,体现了一个人的特点和与众不同。互联网的出现使得单个的个体开始崛起,畅通无阻的信息通道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可以跨越千山万水,同时网上海量的知识又为个体的崛起提供了充足的养料。前互联网时代,如果一个人没有机会进入高等学府深造,那么那些高深的技术、知识基本上一辈子都与他无缘。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状况,现在任何知识上的问题只要上网一搜,半秒不到就会呈现在你眼前。个体的崛起带来了人格维度上的大爆发,你会发现越来越多有意思的人,越来越多志趣相投的人,有兴趣就会有协作的可能,有协作自然会创造价值。

热词七:极简主义

随着苹果公司及其旗下产品的热销,乔布斯的大名响彻了世界各地,他的产品之神的地位如何得来众说纷纭,不过其提倡的极简主义是公认的最具代表性设计思维。看看iphone的设计,整个手机面板只有一个home键,这在手机尚处于功能机时代来说不愧于石破天惊的设计,逆转了人们对手机的看法和审美观。极简主义崇尚专注、不罗嗦,能一笔写就绝不多费笔墨,此举可极大简化系统架构,同时能有效培育用户使用习惯,这里可别小看了培育功能,这是产品发生代际更迭的必要过程,其实就是创新的过程。